姬百合之塔原名:ひめゆりの塔,又名Himeyuri no tô
1945年(昭和20年)3月、米軍が沖縄上陸作戦に着手するなか、艦砲射撃と艦載機の機銃掃射が続く沖縄。ひめゆり部隊と呼ばれ陸軍病院に配属された女子学生たちは、黙々と任務を遂行していく。卒業式も壕のなかで行われる。いよいよ米軍が迫ってくるなか、軍はいち早く退却。女子学生たちは丸腰で逃げ続けるしかなかった。
****://v.youku****/v_show/id_XMjg1MzU0ODg0.html?f=17727122
7.5,看这个电影不由得想起了boom的那首经典的《島唄》
拿萌妹子当炮灰,日本果然**啊…………(今井正曾两次拍过这一题材,中国大陆只能找到1953黑白版的,我个人想找1982彩色版。)
用少女学生的生命来无限放大冲绳一战的残酷,中间开始的轰鸣声让戏外的观众也精神紧绷,新浪潮期间增村的赤色天使显然是受到了些本作的影响,同样是去除了战争场面,但本片还穿插了感人的师生情,在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悲壮感之下,战争的非人道,不合理赤裸裸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戰記映畫的悲哀在於對史實的了解。即使故事的走向再怎麼滿懷希望或者絕望,學生的終末只有一死。一如講沖繩戰的其他故事,反派未必是美軍,應是大本營。影片保存一些罕見歌謠曲,為此給到四星。
天真烂漫的女学生与绝体绝命的冲绳岛。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甚至呼唤出了当年观众们的复仇情绪,我想这绝非今井正本意。
集中体现日本反战电影中根本矛盾的一部电影。日本是一个以「忍耐」「苦战」「死」为美的国家,表现战地女学生的纯洁美好与凄惨结局,注定有着「批判」与「凄美」的两面性,而对后者的不当渲染甚至歌颂,对反战电影而言则是致命的偏差。且现在看来对女学生天真烂漫活泼的描写有着令人生厌的造作与矫情。
真的想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反战意义很强
寒雨、泥泞、伤亡、无望、惨痛、撕裂,残肢断臂、死生无常。。。顾不得对同伴尸体洒泪,就在新鲜的轰炸里成为炮灰。艰苦的辗转,绝望的悲恸。整片压抑灰败沉痛,血腥残暴丑恶的战争将美好毁灭给人看,在死亡堆积出来的黑暗中,亡灵是否能聚合成不散冤魂,成为人类悲剧的明证。
眼看着一群刚才还活蹦乱跳唱着歌的小姑娘,瞬间就当了炮灰……原谅我我实在是肉长的